1.3 收集場址內水相關數據
1.3.1 組織需了解水相關突發情況并做好應對準備。本指標要求場址確認現有的水相關風險和事件的應急計劃(如有)。這可以是一般事故響應計劃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專門針對水相關事件制定的計劃。
1.3.2 水平衡是對輸入水量、輸出水量、場內儲存設施和蓄水量變化的評估,可用一個平衡等式來表達。**步是要確定場址中主要輸入/輸出和蓄水的構成形式,并繪制出來。關鍵的水流與蓄水點應在場址平面圖上加以標識。而對于數據信息,用示意圖來反映或許更為清楚。
? 典型的輸入形式包括:外部供水與場內降雨(若場址對雨水加以利用或儲存)。快速排到場址外的雨水無需考慮。在極少數情況下,當來料(如水果、蔬菜或奶制品)中所含的水被提取并用作工藝用水時,則應包括在水平衡中。
? 典型的輸出形式包括:廢水、徑流(如雨水排水區或沖洗水外排)、泄漏、蒸發及進入制成品中的水(如飲料)。
? 典型的蓄水形式包括:蓄水設施(露天水庫、封閉式的水箱)、消防水箱、管道中的水(有時這部分水量也可能很大)。
1.3.3 水平衡等式必須左右兩邊相等,由此可驗證場址對水量和水流是否進行了可靠測量和計算。
例如,若測得的輸出水量遠小于輸入水量,表明可能存在未計算的泄漏或蒸發量。由于某些水量可能難以精確測量,輸入水量與輸出水量間的差異不超過 5%,是可以接受的。
水平衡等式:
(輸出水量)=(輸入水量)+(蓄水量變化)
基本的水平衡通常一年計算一次,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跨度內計算,如季度、月度、每周或每日。月度計算適用于用水量或可用水量存在重大季節性變動的情況。每周或每日計算適用于運營用水方式在短期內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
某些流量或水量較易測量,如使用流量計或已知水箱容量。而其他流量或水量可能需要估算。例如,地下滲漏等非點源損失(可能難以測量),以及蒸發和徑流,通常無法直接測量。
用水量的年度變化反映了全年用水需求變化及其與可用水量關系的重要性。場址需了解可用水量及系統的靈活性是否足以滿足高峰需求。例如,在一年中*干旱的時期,灌溉量通常較高。一些制造業的運營具有顯著的季節性變化。例如,在一年中較熱的時期,消費者需求較高,飲料生產量通常也較高。場址需了解供水系統(如市政網絡、水庫或含水層)能否滿足其更高的需求量,而不會對自然環境或其他用水者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存在影響或影響風險(水相關挑戰)較高,則應量化高低變化(高/低可用水量和需求量)。
為此,場址應監測全年用水量(理想情況是連續多年監測),并確認和量化**與**用水量。場址還應了解全年的可用供水量,這可能因季節或需求而變化。例如,對水的需求在夏天可能會上升。具體方法則取決于供水類型:
? 對于市政供水,供應商可告知場址按何種取水量(全年可能不變或變化)取水。
? 對于自主供水,供應量可能受水源實際容量或許可條件的限制。在一年中的某些時期,由于水位或流量較低,或季節性天氣條件或其他用水者需求增加,水體(地表水或含水層)的可用水量可能較少。
如果峰值需求達到或超過可用水量,則存在風險。理想情況是在可用水量和峰值需求之間設置緩沖,降低供應限制和其他負面影響的風險。
1.3.4 水質信息對了解組織產生和承受的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也顯示了組織的廢水是否有負面影響。
場址應保存(例如,建議至少保存五年)所有進水、外排水(處理后,如適用)和受納水體的水質記錄。
對于自有水源和廢水排放,組織通常會定期收集樣本進行實驗室分析。外部服務商通常可提供水質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尚未公開,組織應提出申請。請注意,服務商可能會主張:法律不要求披露的任何信息均是保密信息。
水和廢水水質數據應被用于驗證合規性。
如果確認存在水質相關挑戰(例如,水質超過或接近監管規定或其他公認的水質限值),場址應量化水質與限值(相關參數)的差異,并確認超標情況和問題趨勢。例如,飲用水參數或許在合規范圍內,但隨時間逐漸增加,預示未來可能會違規并產生風險。
1.3.5 組織有責任(通常是法律上,但也是道德上的)避免對包括水體在內的自然環境造成污染。
我們建議由專家來確認實際和潛在的污染源及存在的風險。在可持續水管理工作中,確認對水體和取水點構成風險的污染源尤為重要。污染源的例子包括:
? 點源:化學品儲存區、廢棄物處理設施、石油或化學品泄漏、維護設施(使用油和化學品的地方)、電力變壓器(油和多氯聯苯的潛在來源)、牲畜設施(動物糞便可能集中的地方)
? 非點源(面源):場址雨水排水渠、土地上使用農業化學品的徑流(如肥料、殺蟲劑)
和雨水徑流。
以下是一些面臨風險的水體的例子:
? 沒有天然保護層(如覆蓋低滲透層),地表污染可迅速滲透的地下水含水層
? 從‘面臨風險的’含水層中抽水的鉆井
? 接納場址徑流、雨水排放(從排水管等)或廢水排放的地表水體。注意,暴雨和洪水擴散的污染可能遠超預期。
建議將污染源、性質和風險以及易受污染的水體制表并繪圖。
1.3.6 重要水相關區域 (IWRA) 在術語匯編和專題指南中已有定義。每個場內的 IWRA 都應列出,并描述該區域是什么、所處狀況(包括原住民文化價值,如適用)及任何水相關風險。狀況包括良好、不佳、惡化或改善。本指南關于 IWRA 的章節建議了更為具體的評*體系?!廴尽颉珊浴忍囟▎栴}也應指出。IWRA 原始和當前情況的圖片以及對情況變化的任何監測都很有價值。
由于此類評估可能具有主觀性,場址應考慮咨詢適當專家或利益相關方,例如致力于當地保護的非政府組織。這將增強評估的可信度,并且可能是了解某一區域重要性的**真實方式。
1.3.7 與水有關的成本往往比人們*初想象的要寬泛,它不止包括水的采購和處理費用,還涵蓋了開展可持續水管理所涉及的所有費用。場址應了解可能涉及的開支,包括短期和長期投資,并確保其有財務承諾及財務資源來支持這些投入。
成本分析應考慮,但不僅局限于以下項目:支付專家費用、行政稅費、數據收集、技術研究、固定資產投資與折舊、風險緩解行動、利益相關方參與活動、外部溝通和員工配置等。上述中有些是一次性的行動或事件,有些是運營開支的一部分,還有些是對水資源持續的監控、維護與管理。
多數情況下,場址不太可能產生水相關收入,若有則應予說明。例如,直接向他人供水或提供經處理的廢水用于補給地下含水層或灌溉。修復與保護重要水相關區域(如濕地)則可以帶來文化或休閑價值。
更多與水相關的成本如:
? 供水(可能是支付給外部的供水費用或內部成本)
? 水處理
? 能源:對水的輸送、處理、加熱或冷卻
? 提供和維護與水有關的基礎設施
? 水供應、許可和稅收相關的行政費用
? 風險緩解措施
? 利益相關方參與及相關活動
與水相關的收入如:
? 場址對外售水的收入,可以是多余的供水或處理后的廢水
與水相關的價值創造如:
? 通過修復和保護重要水相關區域,可以帶來休閑、文化、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價值
? 免費或低價向其他用戶提供水或處理后的廢水,例如將處理后的廢水捐贈給農民用于灌溉
? 處理后的廢水可用于補給當地含水層
1.3.8 簡述場址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情況。解釋在多大程度上這些設施符合當地法規和諸如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的國際準則,合規性應結合場址的實際人員數量。另外,應包括所有類型的現場工人及預期的訪客,并考慮到他們的性別、年齡、宗教、行動能力、是否屬于任何類型的弱勢群體等。如果設施不符合法規或國際準則,則應說明原因,并說明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糾正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