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和認證過程
找出:《責任珠寶業委員會實踐準則》和《責任珠寶業委員會產銷監管鏈標準》的主要特征,以及獲得和維持認證的過程。
3.1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擁有兩個針對珠寶供應鏈相互補充的標準,表1概述責任珠寶業委員會這兩個認證項目的主要方面:《責任珠寶業委員會實踐準則》認證和責任珠寶業委員會產銷監管鏈認證。
3.2 現有認證的統一與認可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的設計旨在盡可能地與其他標準和倡議協調統一。審計方在設置、開展自我評估或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時,需高度重視與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規定擁有同等要求的體系的現有認證。
3.3 認證過程概況
**步 – 自我評估:過程開始時,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根據認證范圍,按照適用標準(《實踐準則》或《產銷監管鏈標準》)開展自我評估。
第2步 – 認證審計:然后,會員聘用責任珠寶業委員會認可審計方,開展獨立的認證審計。審計驗證會員擁有各種制度,符合適用的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中提出的要求。記錄不符合項,引導會員通過實施合理的整改措施計劃,應對這些不符合項。
第3步 – 報告:然后,審計方向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提供審計報告,記錄審計結果、有關整改措施的詳細信息和符合性聲明。會員也將收到一份審計報告,包括與審計結果相關的具體內部議題的補充詳細信息,以及在適當情況下提出的業務改進建議。
第4步 – 認證決定:責任珠寶業委員會審核審計方提交的報告和符合性聲明的完整性和明確性,必要時,與審計方進一步跟進。一切就緒的,責任珠寶業委員會可進而授予會員適用標準的責任珠寶業委員會認證。認證周期取決于審計期間發現的不符合項的性質,以及應對這些不符合項采取的相關整改措施。認證會員分配得到一個**的責任珠寶業委員會認證編號,并可推廣其認證狀態。公開的認證會員名單和每項認證的詳細信息在責任珠寶業委員會網站上發布。
第5步 – 定期審核:在認證周期內,必要時開展定期審核,認證周期結束時,也需開展定期審核。在認證周期內,可由責任珠寶業委員會認可審計方開展中期審核(《實踐準則》)或監督審計(《產銷監管鏈標準》),以驗證認證會員的制度繼續有效運作。認證周期結束時,需要進行重新認證審計,延續會員認證。
3.4 審計類型
3.5 認證周期
3.6 從《實踐準則》為期1年的認證過渡
如上所述,如果在《實踐準則》審計期間發現嚴重不符合項,給予會員為期1年的認證周期。這為會員提供過渡期,讓其制定、實施整改措施。然而,會員有望盡**努力,盡快過渡到為期3年的全面認證狀態。
會員在前一次審計之后6個月內啟動該程序的,審計方可使用前一次審計的結果,無需再次走訪先前被認定為符合的其他區域。然而,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審計范圍類似于中期審核的范圍,而且必須:
o 驗證嚴重不符合項整改措施的有效完成,以及輕微不符合項(如果存在)的完成或進度;
o 評估認證范圍的變更;
o 如果會員的風險增加,再次走訪設施或重新研究《實踐準則》的規定。
? 提交給責任珠寶業委員會的審計報告必須包含:
o 前一次審計的結果;
o 有關已經完成整改措施的詳細信息;
o 有關認證范圍變更或會員風險增加的審計結果;
o 總的符合性聲明,支持會員整體持續符合責任珠寶業委員會標準。
《實踐準則》:連續幾次為期1年的認證周期 會員為期1年的認證周期不能連續超過3次。如果出現連續第4次為期1年的認證,會員的《實踐準則》認證將被暫緩,直到可以展示全面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