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的閱讀方式將取代傳統閱讀方式的說法甚囂塵上,好像已經處于“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狀態,大有將傳統紙媒一舉封殺之勢。新興傳媒包括硬件軟件通訊行業等競相投資開發電子書或者叫閱讀器,有的叫平板電腦。已經投放市場的如Kindle、iPad、紐曼、漢王等都受到了追捧,iPad更是供不應求,還有一些公司也在抓緊研發產品并將投放市場。據說,包括已上市的和即將推出的以及正在研發的此類產品有400多種。我們已經感覺到狼煙四起,競爭的烽火即將點燃。
我們不得不承認,新的傳媒方式明顯具有幾大優勢:一是不需要紙,二是時效性很強,三是信息量大,四是可以互動。當然,在技術性能、產品定價、內容下載、利益分配、版權授予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而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的完善、法規的制定得到解決??萍嫉倪M步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來講是一樁好事,尤其是對保護環境方面的創新理念、創新科技,更值得去研究、去開拓。
作為印刷機械行業的從業人員,筆者對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會給傳統印刷機械行業帶來的沖擊高度關注。盡管我們在印刷數字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面對數字印刷、尤其是數字出版的蓬勃發展,以及給傳統出版印刷業帶來的變革,依然感到巨大的壓力。因為新興傳媒的快速發展將會影響到傳統產業鏈的生存和發展,即報紙和書刊印刷企業以及為其提供裝備的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從一些統計數據來看,新興傳媒的增長速度快得驚人,遠遠超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傳統紙媒的現狀不容樂觀,基本處于停滯不前或下滑的態勢。這種情況在歐美國家更甚。在美國,先后已有100多家報社倒閉,有的報社已停止印刷版的發行而采用網絡版。市場的信號已經顯現,他們的今天或許就是我們的明天。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要好一點。金融危機以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尤其是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相關部委也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給迷茫中的印刷業及相關制造業帶來了希望。盡管從2010年行業的發展趨勢看,情況要好于預期,但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從長遠來看,新興傳媒方式的興起將會對傳統傳媒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更會對以紙介質為主的書報刊的生產方式造成致命的沖擊,進而影響到印刷機械制造業的生存。
一位有識之士指出,如果說印刷業是文化產業今后發展的重點產業,那么印刷技術和裝備則是印刷業今后發展的重點。從印刷術的發展歷史來看,技術進步的步伐從未停止過,也曾經有過革命性的變革。王選教授領銜的課題組攻克了漢字編碼難題,使我國的傳統印刷業告別了“鉛與火”,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極大地推動了文化事業的進步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而現在通訊技術的發達,又使人類進入了“數字”時代,社會的構造是否因此改變,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如今,專業化程度極高的印刷裝備制造業即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盡管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印刷裝備基本實現了數字化控制,但其印刷生產方式還是排版、制版、印刷、裝訂的傳統方式。如何改變傳統方式,如何創新,向哪方面發展,這是印刷裝備制造業和印刷業從業人員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據悉,世界幾大膠印裝備制造巨頭都在謀求市場的部分轉型或向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增值服務。高斯國際推出了M-600Folia商業卷筒紙膠印機,采用卷筒紙和單張紙相結合的印刷新方法,既利用了卷筒紙膠印機速度快的特點,又結合了單張紙無需烘干的優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單位時間能源的消耗,印刷速度達到了30000張/小時,印刷質量完全可以和單張紙膠印機媲美。另有未經證實的報道說高斯國際正在進行風力渦輪設備的研發。
高寶、曼羅蘭、海德堡等公司除了繼續發展現有的印刷機技術和努力鞏固現有的市場外,正在尋求或已經開始開拓新的領域,如引入環保、低碳、綠色的理念,同時也在尋求引入數字印刷的機會。海德堡將在包裝和電子標簽印刷方面尋求突破,并和巴斯夫公司以及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共同研究在電子印刷方面新的印刷方式,同時欲利用其高速噴墨技術欲進軍包裝市場。此外,他們對印刷耗材市場也予以關注。高寶對噴墨印刷也充滿興趣,考慮開發大幅面噴墨印刷機。同時也在開拓其它行業,如引進了最先進的蓄熱器技術,和德國航天航空中心一起建造太陽塔電站等。曼羅蘭同樣看好噴墨印刷市場,其噴墨印刷技術已經在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注冊了專利。
國內的印機行業以及相關產業也在積極尋求新的出路、新的突破。一是加快發展冷固型與熱固型印刷相結合的混合印刷方式,比如高斯(中國)在兩年前推出的Magnum40、MV400新聞紙和輕涂紙(或銅版紙)混合印刷機型,通過兩年的推廣,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二是從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的理念出發將印刷數字化和數字印刷兩種不同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既能滿足個性化印刷的需求,也能達到大批量印刷的目的。眾所周知,膠印是間接(接觸式)印刷,而現在說的數字印刷基本采用的是直接(不接觸)印刷,要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從目前技術的角度來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不管哪一種方式,還是離不了“紙”這一介質。因此,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
高速發展的數字傳媒、數字閱讀方式,使傳統印刷方式面臨巨大的挑戰。若干年后,讀書閱報這種促進人類進步的方式是通過什么介質來實現,現在還是眾說紛紜,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經濟的發展依托于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進步必須要有創新。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轉型之路,一條是創新之路,兩條路都布滿了荊棘,但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必須去闖,闖過去,前面就是藍色的大海。
` ?。ㄗ髡邌挝唬焊咚箞D文印刷系統(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