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利控股日前宣稱,當他們的競爭對手們正在努力扭轉現行價格下單張紙設備的銷售業績時,曼羅蘭單張紙部門則有條不紊地應對著這一切。
在高寶單張紙部門對產品設備提價的描述中提到,現今的單張紙膠印機市場太受價格因素驅使,蘭利控股董事長托尼•蘭利則暗示,盡管事實是曼羅蘭在過去五年都未曾對產品提價,他也依舊對現行產品價格感到滿意。
“我們的對手在當前價格水平做著賠錢的買賣,我們卻沒有。由于曼羅蘭的產品成本基礎要低得多,所以目前我們很樂意靜觀其變。”蘭利在一次聲明中如是說。
曼羅蘭2012年末的未審計賬目顯示,在其3.58億歐元的營業額中,有將近0.7億的稅前利潤,以及大約0.8億凈資產。然而,雖說公司在被 蘭利收購之前其在全球已獲得超過100個訂單的業務,但是在過去11個月內蘭利購入曼羅蘭英國部之前她還尚未在英國獲得一例訂單。
同時,蘭利控股同一時期的的審計決算賬目(不包括曼羅蘭)顯示,在其5.27億歐元的營業額中,有1.2億的稅前利潤,這意味著并購后的機構在2012年應該有8.85億歐元左右的營業額以及1.9億歐元的稅前利潤。
賬目也顯示了蘭利收購了曼羅蘭單張紙分部約8000萬歐元的資產,其中包括300萬成本和管理費用以及財產、廠房設備、庫存、應收賬款、國際子 公司與商譽方面的平衡資金。蘭利此前也已經在曼羅蘭在奧芬巴赫的設施以及其在意大利的總部的收購項目中取得了2500萬歐元的收益,其中意大利總部的 2300萬收益已經升值到4800多萬歐元。
曼羅蘭的一位新聞發言人在談到蘭利收購的經過大幅度降價的公司財產時說:“由于曼羅蘭集團遭受的巨大損失以及重組需要,管理者被迫以降低折扣處理了這些資產。”
“這些財產在Angermann評估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了獨立的估值,盡管資產下限值評估是十分謹慎,但最終仍然評估出了較高的商業價值指數(約2330萬歐元)。”
曼羅蘭單張紙分部將在今年3月份公布去年全年的審計賬目,而從2013年開始,曼羅蘭單張紙也將并入蘭利控股的集團賬目中。而曼羅蘭集團的破產和單張紙分部被收購后的重組引起的大量一次性支出和收益則未被計算在內,因為有可能會扭曲集團的審計結果。
自從2012年2月的收購業務完成后,蘭利控股就說,曼羅蘭單張紙已經從“2011年11月的觸礁事故”轉變為一個通過每年生產約100臺印刷設備實現收支平衡的公司。
蘭利控股
|
|
營業額
|
5.2億歐元
|
營業收益
|
1.1億歐元
|
稅前利潤
|
1.2億歐元
|
現金流
|
2億歐元
|
雇員
|
2,264人
|
蘭利集團2012年財務報表相關數據
曼羅蘭單張紙分部
|
|
營業額
|
3.6億歐元
|
營業收益
|
7140萬歐元
|
稅前利潤
|
6890萬歐元
|
現金流
|
4640億歐元
|
雇員
|
1,740人
|
曼羅蘭單張紙系統公司2012年財務報表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