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連塑價格最近幾個交易日有所反彈,但筆者認為,明年連塑大幅上漲的難度加大。
政策組合拳致使期市“失血”
面對最近一個季度商品價格的節節攀升,相關部門連續出臺了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加息以及提高期貨保證金比例等多項政策組合拳,目前看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的熱情降低,多種商品價格出現回調。
自從大商所提高保證金標準以及取消日內平倉免收手續費的優惠之后,塑料期貨的成交量連續減少,市場資金的參與熱情明顯減弱,這為塑料后市的企穩反彈蒙上了陰影。
此外,我國明年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即通過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投放,一方面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另一方面使貨幣環境回歸常態,促使企業有動力進行技術創新。由此可以看出,明年的貨幣環境較今年將收緊,不利于商品價格上行。
原油的強勢難以有效傳導至塑料市場
由下圖可以看出,塑料走勢與原油走勢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出現背離。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由下圖可以看出,進入11月以來,進口乙烯的價格直到11月20日左右才開始觸底反彈,并且反彈幅度不如原油反彈幅度大,這說明乙烯價格并沒有跟上原油上漲的步伐,故而難以有效抬升塑料的成本。
原油指數與L1105疊加圖
乙烯CFR東南亞價格走勢曲線圖
其次,目前正值我國塑料需求淡季,制約了塑料價格的上漲。據卓創咨詢統計,除部分廠家訂單正常開工外,多數廠家訂單無明顯起色,部分省份和地區仍有短暫停機的局面,規模企業的開工率也不太理想,短期生產不容樂觀,而貿易企業方面,由于對政府宏觀調控的擔憂,參與囤貨的積極性也不高,整個下游需求低迷。而供給方面,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10月國內PE產量為98.45萬噸,同比增長23.62%,環比增加11.16%,10月供應總量為151.92萬噸,環比上漲0.82%,再加上人民幣升值推動的進口,PE的供需更是雪上加霜。
綜上所述,在國家緊縮貨幣政策、歐債危機可能繼續惡化、塑料消費淡季的供需矛盾制約價格傳導等因素的共同制約下,塑料重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局面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