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印刷包裝企業的重要原材料紙張價格近期節節攀升,漲幅最大的要屬包裝用紙。今年前三季度包裝用紙價格上漲了近五成,這讓包裝企業的成本壓力陡然加大。面對這種形勢,紙包裝企業欲將紙箱和紙板的銷售價格上調25%。據了解,天津、浙江的部分企業已上調了產品價格,但也有企業不敢輕言漲價,怕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訂單。
包裝用紙價格連漲3年
“紙包裝的主要原料是瓦楞原紙,近3年來原紙一直在漲價。”中國包裝聯合會紙制品包裝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包聯紙委會)秘書長劉壽生表示。而長三角地區的包裝業相對發達,這里的包裝企業對紙價上漲叫苦連天。浙江省溫州市包裝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第三季度包裝用紙平均漲價幅度在40%左右,包裝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浙江省慈溪市印刷包裝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期不斷聽到會員企業反映,紙價漲了很多。
據報道,原價每噸2900元的A級牛皮紙,現在已漲到每噸4100元;富陽的A級白板紙由上半年的每噸3300元漲到現在的每噸4600元,漲幅為39.39%。
原料漲價導致紙價上漲
與相對穩定的出版物印刷市場相比,國內經濟對包裝的需求持續旺盛,可是紙張不僅供應不足而且價格攀升,這讓包裝企業的日子更加難過。
包裝用紙價格為何不斷上漲?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銷售經理侯鵬表示,這主要是造紙原材料漲價所致。這可以從相關統計數據上得到證明。查閱海關統計發現,今年前8個月,我國造紙原料進口價格呈增長態勢。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口廢紙均價為每噸215美元,同比上漲72.1%;進口木漿均價為每噸764.4美元,同比上漲63.5%。此外,瓦楞原紙進口量的降低和出口量的增加也導致國內供應量的減少,加速瓦楞原紙價格的上漲。據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共進口瓦楞原紙16.6萬噸,降低53.4%;出口瓦楞原紙1.1萬噸,同比增長75.5%。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低碳經濟、節能減排,一系列環保政策和法規的出臺,造紙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不斷加大,造紙廠不得不加大環保方面的投入,很多環保不達標的小規模企業不得不關閉停產。有行業人士分析,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也導致了造紙企業的門檻在不斷抬高,國內市場份額基本為八大造紙廠所占據,這也導致行業內部的競爭弱化,易形成價格聯盟統一漲價。
部分企業調高產品價格
面對包裝用紙價格暴漲的局面,包裝行業如何面對?中包聯紙委會近年來一直在向國家相關部門反映這個問題。據了解,國家發改委也曾減少過原紙的出口配額,緩解供需矛盾,但之后出口配額增加,原紙價格再度上漲。
中包聯紙委會還認為,紙包裝企業應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企業管理,進一步挖潛,提高企業效益,同時希望紙包裝企業積極主動與上下游企業溝通,通過對話取得理解合作,爭取雙贏。
浙江省溫州市包裝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溫州的印刷包裝企業通過加強管理、節能降耗來降低成本,但紙張漲價的幅度太大了,近3年來一直在漲,單靠企業加強管理很難消化這部分增長的成本,所以提高產品價格才是關鍵。溫州包裝企業也在陸陸續續提高印刷產品的價格,有的企業提價25%-30%,有的企業自己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
供需關系改善是行業持續向好的根本動力
雖然本幣升值也會對國內紙業出口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我國紙及紙板出口占行業總產出的比重較低,根據長城證券有關人士測算,人民幣升值后造紙行業成本下降占據了主導趨勢。也要研究數據表明,人民幣升值2%,造紙行業的平均利潤將由現在的8%提升至9.5%。
對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業績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態度并不如行業研究員樂觀。山鷹紙業副總經理楊義傳認為,雖然人民幣升值可帶來生產成本在短期內的相對下降,但是由于原材料市場變化較快,本幣升值帶來的利潤很快就會被市場價格的調整抵消。
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還表示,雖然人民幣升值可以能降低行業的采購成本,但供需關系改善是行業能否持續向好的根本動力。雖然目前落后產能淘汰的規模超過了預期,但與今明兩年新增的產能投放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因此,行業供過于求的格局不會發生逆轉。在沒有供需改善做后盾的背景下,盡管造紙行業四季度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但持續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