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只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控股了粵華包B、冠豪高新、岳陽林紙這三家上市公司,期間通過收購、資產置換和"左右倒右手"等資本運作,初步完成紙業全產業鏈的布局。
文/黃俊銘說到中國紙業,投資者還比較陌生。如果說到粵華包B、冠豪高新、岳陽林紙,那么大部分投資者或多或少有印象,因為這三家都是上市公司,而它 們的的實際控制人都是中國紙業。擁有央企背景的的中國紙業從布局紙業開始到形成紙業產業鏈,只用了6年的時間,除了顯赫的背景外,不能忽視的因素是中國紙 業的資本運作,本文將深入了解資本運作對中國紙業構建全產業鏈的影響。
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紙業),原為中國物業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4月公司更名),注冊資本金13.17億元人民幣,為中國誠通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間接控股粵華包B,進軍造紙業,向產業經營轉變2005年6月,中國物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物投)成功收購佛山華新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間接控股佛山華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粵華包B),進入造紙行業,從此以后,中物投便從資本經營向產業經營轉變。
中物投從佛山市公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受讓佛山華新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發展)62.1142%國有法人股,其控股子公司嘉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持有華新發展6.6233%股份,收購完成后,中物投直接持有粵華包B0.1127%的股份,同時成為華新發展的控股股東。其中華新發展持有粵華包 B65.2%股份,因而中物投間接持有粵華包B65.2%股份,成為粵華包B的實際控制人
利用合資公司的資產作價置換,實現控股紅塔仁恒,粵華包B低成本獲得高端原紙供應2007年2月,珠海華豐紙業(以下簡稱:珠海華豐)落成投產,由粵 華包B和龍邦國際分別以75%和25%的股份投資。隨后,粵華包B和龍邦國際以珠海華豐的資產對珠海特區紅塔仁恒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塔仁恒)進行 增資。
2008年11月20日,粵華包B、龍邦國際、紅塔集團、新加坡仁恒、紅塔仁恒簽署《增資擴股協議》。根據《增資擴股協議》安排,粵華包B及龍邦國際 分別以其持有珠海華豐的75%的股權(協議價格為81,113.30萬元)和25%的股權(協議價格為27,037.77萬元)對紅塔仁恒進行增資,增資 完成后粵華包B成為紅塔仁恒的第一大股東。
2009年6月,紅塔仁恒正式成為粵華包B旗下子公司。至此,粵華包B主要以生產白板紙和白卡紙為主,紅塔仁恒則為其提供白卡紙的原料,2010年受益于白卡紙業務大幅增長,粵華包B業績同比增長超300%。
中物投將通過粵華包B和珠海華豐,以較低成本、較快速度獲得煙卡、高級食品包裝紙板(主要是利樂原紙)等高端產品的生產能力。
初步完成粵華包B的產業供應,中物投又將觸角伸向了另一個高端領域:特種紙2009年7月,中物投收購湛江冠龍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龍紙業),進入了特種紙領域。
2009年12月,中物投認購A股上市公司冠豪高新6000萬股,持有其總股本的27.273%,成為冠豪高新控股股東。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冠龍紙業是復寫紙原紙材料的供應商,冠豪高新是其大客戶,雙方是重大關聯方。
早在2009年初,冠龍紙業100%股權和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對冠龍紙業持有的部分債權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轉讓價格為1.2億元?;蛟S是因為當時冠龍紙業財務狀況比較差,轉讓并未成功,冠豪高新并沒有接手。
隨后,冠龍紙業的業務逐漸好轉,一方面是在中物投的主導下,一方面是經濟環境的好轉。此時,冠龍紙業和冠豪高新同為中物投的子公司,冠豪高新曾多次表示要解決關聯交易的問題。2010年下半年開始,冠豪高新重新啟動收購冠龍紙業的各項工作。 2010年12月2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簽發《關于核準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批復》,核準了冠豪高新現金購買冠龍 紙業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本次重組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冠豪高新形成了從造紙到涂布的產業鏈,以一體化運營提高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益,同時也解決 了兩家企業長期以來關聯交易依賴度過高的問題,有利于冠豪高新下一步更好地運用資本工具。
中國紙業(中物投于2010年4月更名為中國紙業)利用旗下子公司左右手的資產收購,一來徹底解決關聯交易問題,二來公司也獲得了有盈利能力的資產。
中國紙業拿下岳陽林紙,掌握林、漿資源,基本解決了造紙原料的難題資料顯示,粵華包B主要生產高級涂布紙、包裝紙,冠豪高新主要產品為熱敏紙、無碳復 寫紙等高檔紙。中國紙業有了粵華包B和冠豪高新這兩家上市公司,在造紙環節充分整合,使得這兩家公司產能充足,經營狀況較好,但是中國紙業不得不面對一個 現實,就是其在上游的造林、制漿環節的空白。
隨著資源競爭加劇,上游林業價格日益提高,中國紙業將目光瞄準了擁有自營紙材林基地182萬畝的岳陽林紙,并以25億元的價格,超出其競爭對手10億 元,對岳陽林紙的大股東湖南泰格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格林紙。是岳陽林紙控股股東,持有22.48%股權)增資擴股,實現控股55.92%,至 此,中國紙業成為岳陽林紙的實際控制人,不但又獲得了一個上市公司控制權,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林、漿資源,對其優化自身紙產品結構十分重要。
"紙"上得來需資本,絕知此事要運作,上演"左手倒右手"好戲,整合造紙產業鏈中國紙業手上有了粵華B、冠豪高新等多家造紙和紙產品公司,又有了岳陽林紙的林、漿資源,產業鏈整合便成為下一步的目標。
2011年6月22日,中國紙業旗下上市公司岳陽林紙和粵華包B同時宣布,中國紙業及其控股的嘉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岳陽林紙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 議》。岳陽林紙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方式,以募集資金收購中國紙業持有的華新發展66.7874%股權和嘉成公司持有的華新發展6.6233%股權,合計 73.41%。其中華新發展持有粵華包B65.2%的股份,為后者的直接控股股東。
岳陽林紙以8.39元/股的發行底價,向包括控股股東泰格林紙在內的不超過10位投資者(泰格林紙以現金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認購規模為本 次發行數量22.48%),發行不超過2.39億股股份,募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其中9億元用于收購上述華新發展73.41%的股權。
我們發現,中國紙業為粵華包B的實際控制人,又是岳陽林紙的母公司,上述股權交易看似左手倒右手的把戲,實質卻是中國紙業將粵華B的資產拿到了岳陽林 紙再上了一次市。更為高明之處在于,岳陽林紙的收購資金不只是向其直接控股股東泰格林紙募資,同時還引入其他投資者,不但稀釋了原來股東的股權,還向資本 市場募集了資金。預計交易完成后,中國紙業在林、漿資源的掌握和終端生產的能力會加強,紙業全產業鏈更完善。
后記中國紙業擁有三家紙業上市公司的資源,同時也擁有了"林、漿、紙一體化"的優勢(如圖五)。其下一步目標是進入造紙行業前三,到2015年,林漿 紙產能計劃達1000萬噸,未來還將投資1000萬畝林地。中國紙業的計劃能否實現尚需時間驗證,但能預見的是,其資本運作還將繼續,全產業鏈將會進一步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