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刷進入微利時代,印刷企業應如何突破困境?數字印刷發展迅猛,印刷企業應該如何迎頭趕上?在綠色印刷、賀卡“禁令”等政策導向下,企業又將如何轉型?人才的流失,會不會給印刷業造成創傷?面對種種問題,寧波印刷業如何應對挑戰?就上述問題,cpp114記者專程采訪了寧波市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陸煥云先生。
數字印刷和電子商務是寧波印企未來的發展方向
寧波印刷業整體產能占到了全寧波市文化產業體系的60%以上。2011年寧波共有各類印刷企業2950余家,年產值在250億~260億元左右。2012年寧波的印刷企業增加至2,962家,其中產值超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印刷企業有62家,全行業從業人員8.5萬人,資產總額達385.24億元,外貿生產達7.84億元。這些企業中,不僅有中國印刷企業百強榜排名第十六位的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有獲得“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稱號”的寧波成路紙品制造有限公司,問鼎中國包裝印刷產品質量評比金獎、銀獎的寧波美達柯式印刷有限公司和寧波市天九印刷有限公司,獲得中華印制大獎銅獎的寧波報業印刷發展有限公司等??梢哉f,印刷業在寧波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
但是作為傳統企業,寧波印刷業同樣受到了傳統經驗模式和理念的制約,在目前印刷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愈加殘酷的現狀下,寧波印刷業的傳統運作模式愈發暴露出了局限性。寧波市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陸煥云認為,“寧波當地企業應該制定標準化制度,提升企業效應,打造核心競爭力。遵循印刷業發展趨勢,向網絡數字化和電子商務發展。”他認為“寧波當地企業有發展數字化和電子商務的潛力。”
在整個寧波印刷企業中,中小型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截至2011年,寧波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5萬家。作為最有活力的一群企業,中小企業的靈活性、可變性都為其轉型加碼。數字印刷規模小、成本低的特殊因素,都為中小型企業帶來了意義非凡的價值。
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源于寧波制造業發達的進出口貿易。據相關數據統計,寧波進出口貿易占到整體經濟相當大比重。2011年,寧波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50萬標箱,與2010年相比增長11.6%,穩居世界第六位。制造業與進出口貿易業的發達讓寧波本地印刷企業看到了更廣闊的市場,如何嫁接其本地與外地的印刷包裝市場?電子商務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聚合交換平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許多印刷企業也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業務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印刷電子商務能降低企業成本,由寧波向外輻射,幫助寧波的印刷企業走出寧波。我相信,印刷電子商務化將是我市印刷業未來的一大趨勢。”陸秘書長預言。
“印刷培育+校企合作”,打造實戰型人才
印刷企業所面臨的的將不僅僅是效益縮減的困境,人才的流失則是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2014屆畢業生預計超過700萬人,“最難就業季”似乎并未結束,面對龐大的求職人群,印刷企業卻遭遇了招不到人的尷尬。與漢語言、計算機等專業相比,國內開設印刷包裝相關專業的院??芍^“鳳毛麟角”,印刷企業從底層干起、工薪不高等現狀,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就業積極性,這也直接導致了印刷企業招工難的現狀。
寧波印刷業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如何解決這一局面?印刷培訓和校企合作是關鍵。
據介紹,寧波印刷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企業走訪、人才培訓等活動,在企業管理、色彩管理、技工培訓、網絡電子等多個方面向寧波當地印刷人才輸入最新知識。除了自己舉辦活動,寧波也非常歡迎各知名印刷企業為當地印刷帶來新風向。如去年3月,高斯(中國)就在寧波舉辦了為期3天的報業輪轉膠印機機長培訓班,使學員們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對設備的設計原理、技術性能、日常維護等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此外,陸秘書長認為校企合作也是改變目前印刷企業招工難的一大解決辦法。目前,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等院校都與寧波本地企業有著校企合作關系。陸秘書長說:“在校學習+企業實習的方式,非常適合培養印刷業這種制造業所需要的實戰人才。寧波本地的企業更應該有社會擔當,給予當地人才一個實踐機會,讓更多人喜歡印刷、學習印刷、參與印刷。”
保持敏銳度,積極應對國家政策
國家政策對印刷業的影響可謂不小。隨著對節能環保的重視,印刷業在工藝流程、材料使用等多方面都在朝著“綠色”方向前進。據相關國家規劃要求,到2015年全國30%的印刷企業需要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目前,我國的10萬余家印刷企業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傳統工藝占到了比較大的比重,面對“綠色轉型”,道理將漫長而艱辛。截止目前為止,全國獲得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僅有數百家。
在寧波,印刷業在制造業中占了較大比重,全市近2000家印刷企業面臨著環保節能的挑戰。
去年寧波市共5家印企申報了第一批綠色印刷認證。今年2月,寧波市大港印務有限公司拿到認證證書及銅牌,浙江開源印務有限公司已經通過最后認證,寧波報業印刷有限公司已在4月底接受環境標識認證的現場審核。據陸秘書長介紹,金豐印務、寧海久業包裝、三和印刷、大港書刊、甬德堡印務、美達柯式、精英制版等多家企業也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申報了今年下半年寧波市啟動的第二批綠色印刷企業的認證。
“綠色印刷大勢所趨,如何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將傳統粗放型的印刷業轉向為環保型產業,這是全國,也是寧波印刷業將要面對的一大課題。”陸秘書長說。
最近,另一項國家政策在印刷行業刮起大風。10月31日,中共中央紀委發出的《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禁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用公款購買、印制、郵寄、贈送賀年卡、明信片、年歷等物品。“相關費用不準轉嫁攤派,一律不予公款報銷。”接著,國資委、中央軍委、各級省市縣政府陸續出臺不同規定,嚴令申明禁止公款購買賀卡。通知一出,國內許多賀卡印刷企業迅速進入寒冬,訂單量消減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面對這樣的禁令,寧波印刷企業是不是也受到了影響?
據陸秘書長介紹,寧波本地印刷企業以外貿型居多,賀卡印刷企業所占比重非常微小,“基本不受影響”。在不久前的一次考察中,寧波印刷協會更是發現目前珠三角的許多印刷訂單開始回流到寧波。“東莞等地廠房租金和人工工資近幾年一直上漲,導致訂單回流,也是給寧波印刷的一個機會。”因此,相較于之前,寧波印刷產值“不降反升”。
但是,面對這一“禁令”,陸秘書長認為企業還是應該積極尋找出路。他認為,企業內部業務“單一化”是許多印企面對這一政策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印企員工技術水平低下,無法滿足更多需求,一旦訂單變更,就會亂了手腳。提高企業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創作水平,是賀卡印刷企業拓展業務的一個途徑。此外,開辟新的市場也可以挽救企業損失。新政策導致臺歷、賀卡市場的萎縮,許多印企轉向產品包裝、宣傳冊的印制,更有企業將創意融入印刷,開始印制情侶掛歷、相冊等定制印刷業務。除此之外,印刷企業應該主動尋找訂單,對時事政策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
甬港合作,互惠互利
10月15日至17日,2013年甬港合作論壇在香港舉辦。前幾年的甬港經濟合作論壇將動漫游戲、廣播影視等相關新興文化產業群作為關注重點,而此次論壇則納入了印刷產業,并召開了以“創意文化印刷智造”為主題的合作研討會。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甬港合作論壇對推動寧波本地印刷企業走上創意化、標準化路線具有非常大的推動意義。目前寧波印刷切多以貼牌代工的OEM為主,缺少定價話語權,本地企業層次不高,迫切需要創意印刷來轉型升級。有創意的產品設計、智能化的印刷技術等才是寧波印刷企業升級的關鍵點。
香港印刷業商會副會長梁兆賢認為,隨著顧客對印刷品要求的越來越高,跨地域產品的穩定性、印刷企業人員的操作培訓等,都是印刷業客觀、數據化和標準化趨勢的顯現。2007年香港推行印刷業的標準化,對于寧波印刷企業的規范就很有借鑒意義。
從2002年開始,每年一屆的甬港經濟合作論壇成為寧波和香港印刷業交流的一座“金橋”,飛架甬港兩地,除了印刷業外,甬港論壇對于寧波、香港兩地的服務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都有促進作用。同為港口城市,相近的地理位置讓寧波可以更多的借鑒香港的發展經驗。近年來,參照香港過去的發展經驗,寧波大力發展港口、臨港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寧波本地企業,借助香港這一國際商貿平臺,開始加強了與世界各地商貿的交往,加速走向國際。寧波發達的輕工業同樣為香港提供了商機。香港與寧波產業鏈相似,具有上、下游合作空間,尤其在服裝、電子、電器、文具等制造業,寧波為香港提供了前期原料采購、產品開發、后期市場推廣和營銷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