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鋼鐵、有色金屬、石化、輕工、紡織、食品等行業加快研發共性關鍵技術,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循環經濟。
業內人士指出,結合已經出臺的振興規劃,鋼鐵、有色、石化這三大“重量級”、“資本密集型”行業中的重點公司和重點項目,有望借200億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獲得數額較大的支持。
在這三大行業各自的振興規劃中,調整產品結構都是重點發展的目標。
鋼鐵全行業仍處在盈利與虧損的邊緣,全行業扭虧任務艱巨。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以板材為主的大鋼廠來說,數百億的技改資金投入有利于提升綜合競爭能力。該人士表示,受益最多的將是寶鋼,武鋼,鞍鋼,由唐鋼、承鋼、邯鋼組成的河北鋼鐵集團,以及濟鋼、萊鋼組建的山東鋼鐵集團等一線鋼鐵企業。
在有色金屬產業振興規劃中,也重點提到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鼓勵深加工。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已經上報了77個投資項目,并列入振興規劃的附錄項目,涉及銅、鋁、鉛鋅、鎳等基本金屬品種,協會表示,將重點圍繞鋁電解重大節能技術等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高端產品。業內人士指出,貼息貸款和技改資金將鼓勵有色行業和企業技術升級。
石化行業振興規劃強調將重點支持骨干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實施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油品質量升級、乙烯改擴建。其中,振興規劃重點支持的在建和規劃項目,絕大部分屬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
裝備制造國產品牌迎來好時機
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認為,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母機、是經濟拉動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其工業增加值占我國GDP的10%左右,對其他九大重點產業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拴昌認為,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來提高重大裝備自主化是行業內的一條成功經驗,上海、沈陽等地對此都有積極嘗試。具體方法包括對使用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項目業主單位給予必要的補助以及有關優惠政策,同時鼓勵保險公司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業務。
有研究員認為,目前下游需求旺盛的裝備產品主要集中在兩大細分產業中:一是受益于基建規模的裝備企業,二是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清潔能源、環保產業、節能產業等專用設備。
信息來源:樣友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