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ymyms"><tr id="ymyms"></tr></center>
<menu id="ymyms"><strong id="ymyms"></strong></menu>
<xmp id="ymyms"><nav id="ymyms"></nav>
<optgroup id="ymyms"></optgroup>
  • <nav id="ymyms"></nav>
  • 高級搜索 標王直達
    瓦楞紙  包裝機械  印刷包裝  包裝機  打包機  PET  金屬包裝  食品包裝機械  瓦楞紙箱  更多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 » 塑料市場行情 » 正文

    新材料迎來發展熱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3507

    【中國包裝網訊】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是世界上公認的六大高技術領域之一和21世紀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已成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10年以來,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由2010年的6500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6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初步測算2015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萬億元的既定目標,關鍵新材料保障率上升到70%。

      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2月19日,國家科技部公布了包括高性能計算、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在內的第二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其中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均屬于新材料領域。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國家科技戰略第一次牽手新材料。之前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量子通信、納米科技等九大專項入選,已經提前使得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與新材料“親密接觸”。

      新材料在線高級研究員肖輝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國際性強等特點。另外,新材料產業的外溢性極強,輻射范圍極廣,往往帶動其他行業和領域隨之發生變化。他說,新材料細分的超導材料、石墨烯、液態金屬等25個行業中,大多的年產值在百億元,其中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相關的3D打印、傳感器首當其沖,發展市場空間高達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行業“十三五”規劃編制接近“尾聲”。同時,新材料行業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也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最快將在今年初推出。

      相關政策密集發布

      肖輝告訴記者,當前世界新材料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納米材料、超導材料等領域,在發展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相關政策更是密集發布。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首次將包括新材料產業在內的七個產業領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要以我國在納米、超導、稀土等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優勢為基礎,以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產業結構升級為目標,鞏固學科研究優勢,大力發展新材料制備技術和裝備,大力推進新型材料產業化,大力推進大宗高端材料規?;a應用。

      2012年12月,工信部出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六大領域、20個重點發展方向,從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環節對每一個重點的發展途徑、發展方向、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進行了詳細安排。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新材料作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鎖定的十大領域之一,迎來更強勁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在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強化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一批眾創空間。新材料作為該《意見》涵蓋的十大產業之一赫然在列。

      “十二五”期間,不僅中央制定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北京、黑龍江、廣東、湖南、山東等多個省市也相繼出臺發展規劃和專項政策,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央及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實施,使得新材料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由2010年的6500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關鍵新材料保障率上升到70%,遠超多數發展中國家。

      地方強勢跟進發展態勢明顯

      事實上,新材料產業也已經成為我國各地方政府主導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肖輝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目前,我國的新材料產業已形成集群式的發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東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產業集群分布。

      環渤海地區擁有多家大型企業總部和重點科研院校,是國內科技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技術創新推動最為明顯,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高技術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種纖維等多個新材料領域具有較大的優勢。

      長三角地區工業基礎雄厚、交通物流便利、產業配套齊全,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基地數量最多的地區。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信息、新興化工等領域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珠三角地區的新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地,以外向出口型為主,新材料產業集中度高,下游產業拉動明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電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領域具有較強優勢。

      東北地區依托原有老工業基地奠定的傳統材料基礎,主要有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性能纖維及先進復合材料產業基地、以長春為核心的光電材料生產基地和以沈陽、大連為主的輕體節能鎂質金屬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產業集群。

      而中西部地區依托豐富的礦產與能源,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主要有內蒙古的稀土新材料,湖南、江西、廣西的有色、稀土新材料和硬質合金材料,云南、貴州的稀貴金屬新材料等。

      此外,各地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也紛紛設立了眾多新材料產業園區,產業基地特色鮮明,發展態勢良好。

      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我國新材料產業經過幾十年發展,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日益提高,產業體系逐步完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材料產業無論是在產業規模、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和開發技術上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

      肖輝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中國新材料產業的研發水平大致比發達國家落后5年,不過這種差距正在逐步縮小。肖輝指出,我國新材料產業仍存在如關鍵材料的保障能力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產學研用體系相互脫節等問題。部分新材料行業呈現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仍需要大量進口的局面仍比較突出。

      鑒于上述問題,業內專家認為,新材料產業需要更多政策的支持。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預計中央到地方各級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陸續出臺,新材料行業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也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這必將掀起一股新材料產業規劃和發展的熱潮。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相關行情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網站章程 | 網站制度 | 首批重點電商平臺 | 評選專題單頁 | 榮譽證書 | 世界包裝組織成員 | 招聘信息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中國行業電子商務TOP100 | 中國商業網站100強 | 浙江電子商務10強 | 首批重點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 | 法律顧問
    包裝網競價推廣 | 廣告服務 | 廣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榮獲2017年度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午夜两性试看_欧美黑粗_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_老鸭窝国产
    <center id="ymyms"><tr id="ymyms"></tr></center>
    <menu id="ymyms"><strong id="ymyms"></strong></menu>
    <xmp id="ymyms"><nav id="ymyms"></nav>
    <optgroup id="ymyms"></optgroup>
  • <nav id="ymyms"></nav>
  • >